发布于 2022-05-14 12:50
世界卫生组织及大部分营养及儿科专家认为4-6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最为理想,4个月宝宝已经进入学习咀嚼和味觉发育的敏感期。
#辅食引入的时机#
添加辅食需要满足以下必要条件:
•4-6个月的宝宝。
•挺舌反射消失,喂食的时候宝宝不会把食物顶出来。
•唾液分泌量增加。
•体重是出生时的两倍,至少达到6kg。
•少许帮助能够坐起来,宝宝可以通过转头、前倾、后仰表示自己想吃或不想吃。
•看到别人吃饭宝宝会感兴趣,去抓勺子或者抢筷子。
一些辅助判断标准:
•喂奶间隔已形成,4小时一喂,每天进食5-6次,吃奶已经满足不了孩子成长需求。
•只喝奶,体重增长情况不好。
•频繁出现咬乳头,明明喝了很多奶却好像还是吃不饱。
#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
添加辅食时应根据婴儿的实际需要和消化系统成熟程度,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爸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强迫宝宝一下子就完全接受辅食,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具体添加时间每个孩子不同,每个妈妈的想法也不同,没必要拘泥于其他人的选择。

•由单纯到混合
一种食物应经过3-7天的适应期,再添加另一种食物,适应后再由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混合食用。 每种新的食物可能尝试多次才会被婴儿接受,如出现消化不良应暂停该种辅食,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开始量或更小量喂起。 天气炎热和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由稀到稠
即从流质开始到半流质再到固体。如刚开始添加米粉时可冲调稀一些,使之更容易吞咽。辅食的性状可以分为液体食物,泥糊状食物和固体食物三大类
>液体食物: 果汁,菜水一类可饮用的食物
>泥糊状食物: 菜泥、肉泥、粥类
>手指食物: 比泥糊状食物更成型,但比成人固体食物更为细软,一般为条状、块状、饼状等
•由量少到多,质地由细到粗
开始的食物量可能仅1勺,逐渐增多,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食物的质地开始时可先制成汁或泥,以利吞咽;当乳牙萌出后,选择的食物可以适当粗一些、硬一点,以满足婴儿的咀嚼能力发展。

•不强迫进食
当婴儿不愿意吃某种食品时,不要追喂强迫,可以等他饥饿的时候重新尝试。
•因人而异,单独制作
婴儿的辅食要单独制作,最好不要加盐。添加的食物应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喂给婴儿的食物最好现吃现做,不要喂剩下的食物。
#辅食的最终目标#
让宝宝慢慢融入家庭进餐节奏。
6个月以后我们为什么要给宝宝添加辅食?因为之前的液体食物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成长需求,需要补充固体食物,而且,小宝宝开始向成人进食模式去靠拢。 固体食物从6个月的最初尝试,慢慢到了12个月以后就会变成他进食的主要组成,而奶慢慢也会退居二线。 其实这就是宝宝在一点一点往家庭作息方向去靠拢融合。

所以6-12个月的辅食添加的重点就是如何让你的宝宝去过渡到家庭统一的节奏里。辅食应该与奶在同一顿添加,而不是夹在两顿奶之间,这样会人为的缩短了宝宝的消化周期,不仅宝宝会没有饥饿感,对吃饭兴趣不大,还有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频繁夜醒。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